奥林匹克是什么?在北京成功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之后,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今天,在一年一度的国际奥林匹克日,本报采访了奥运冠军、体坛名将、体育从业者、奥运文化研究学者、媒体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让这些正在各自领域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人们,讲述自己心目中的奥林匹克。
【资料图】
新华社资料图
隋文静
花样滑冰双人滑冬奥冠军
站上赛场就是最好的诠释
我所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每一个人都为了心中所热爱的事业和梦想去拼搏,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从开始练体育到现在,初心一直没有变,就是通过从事所热爱的事业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我也希望带动更多人,尤其是小朋友,参与到自己热爱的项目中。作为运动员,我觉得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就是以运动员的身份站在赛场上,展现最好的自我。 本报记者 王笑笑
岳清爽
冰壶世锦赛冠军 中国轮椅冰壶队教练
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在我看来,奥林匹克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我曾是一名冰壶世界冠军,训练苦、比赛难这些是我习以为常的事。退役后转投轮椅冰壶领域以来,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奥林匹克的理解与体悟。
轮椅冰壶运动员每天要在冰面上呆八九个小时,很多队员下肢没有知觉,稍不注意就会被冻伤。但在赛场上,他们表现出的永远是团结一致、永不言败的精神。我认为他们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奥林匹克精神,付出比健全人多很多的努力和汗水,最终才能成就中国轮椅冰壶队“荣誉之师”的称号。 本报记者 卓然
邵婷
中国女篮名将
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我对奥林匹克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奥运会。特别是火炬传递的报道,让我感到奥林匹克特别神圣、特别庄重,也由此深深地羡慕那些能够参加奥运会的人。
后来我成为了运动员,有机会披上国家队战袍,真正为国效力,投身奥运会赛场,我更加能够理解奥林匹克的真谛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不仅仅指的是运动本身,更是对一个民族的期望。对于现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我觉得参与运动、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就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探索、去创新、去改变、去突破。 本报记者 李远飞
林跃
跳水奥运冠军
传递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奥运会冠军,我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绝对的公平。从我的人生来讲,能够成为一名运动员,能够亲身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的经历让我有机会报效祖国,进而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退役后,我从事与青少年体育培训、赛事相关的工作与活动。体育是正能量且积极向上的,体育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压力的时候,保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的心态。如果在青少年时代养成了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塑造了自己积极阳光正能量的一面,那么当有一天走上社会,会有更大的能量去解决自己所面对的一切问题。我更多想传递的是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帮助青少年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且伴随一生。 本报记者 李远飞
李全海
世界帆联主席
用更积极的方式去生活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在奥林匹克日,我们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使命,即通过体育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而进行庆祝。在从事体育运动时,我们的身心能够保持强壮和健康。当我们开展体育活动时,我们追求做到最好。体育让我们梦想成真,它传播欢乐,把我们团结在一起……
世界帆联非常认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这番表述,也承诺并高兴地支持国际奥委会的“让我们动起来”的倡议和奥林匹克运动。帆船运动是一项终身运动,也是一项人人参与的运动,无论年龄或能力,无论比赛还是休闲。世界帆联鼓励人们迈出第一步,用更积极的方式去生活,更多地了解帆船运动对身心健康产生的长期积极影响。本报记者 李远飞
侯琨
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国际顾拜旦委员会委员
奥林匹克精神在不断丰富
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观和愿景跟全人类的最高愿景是相同的,即有尊严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这就引出了巴赫主席为什么在奥林匹克格言中提出“更团结”。这是与目前世界的发展状态相匹配的,在目前的状态下,只有五环,只有奥林匹克精神能够把全世界团结在一起,找不到其他替代品,所以奥林匹克精神其实也一直是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
具体到我们中国,北京在举办了夏季和冬季奥运会后,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这是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首先就是我们让世界知道,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也在举办过程中,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了解北京,展示了国家形象、国家实力;其次是两次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奥运遗产,对奥运遗产的利用和保护会影响到几代人;再次就是在两次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和举办过程中,涉及到了我们的大约两代人,他们都对奥林匹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奥林匹克精神、价值观和理念的影响,从而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作用,成为重要力量;最后,成功举办“双奥”对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的推广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本报记者 李远飞
侴陶
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奥运亚军北体大副教授
追求身心共同发展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所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追求身心共同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自信、磨炼意志、培养个性,同时通过团结协作增强集体荣誉感。
100多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一教育思想。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体育正逐渐得到大众的重视。奥林匹克精神从提出至今,早已不局限于竞技体育运动。我们应该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动力,推动践行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理念,塑造大众身心俱健的完全人格,同时担负起体育实践者、教育者、传播者的使命和责任。 本报记者 王笑笑
娄晓琪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执行会长《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北京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心
6月23日是所有奥林匹克人的节日。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不会随着奥运会赛事的结束而终止,它将从一个奥运城市传向另一个奥运城市,正如顾拜旦所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进程,是不断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过程。希腊雅典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法国巴黎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点,中国北京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心——这是奥林匹克文化创新发展的三座重要城市。这三座城市构成奥林匹克文化传承与发展体系的三个阶段,形成了通过连接23个奥运举办国和43个奥运城市及206个国家与地区奥委会,构建国际奥林匹克文化共同体的“大三角”结构。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文明杂志社在“双奥之城”北京向奥林匹克大家庭发出倡议:携手奥运火炬传递的中国百城和43个举办奥运会的世界名城向奥林匹克精神致敬!本报记者 陈嘉堃
薛东
电厂路小学校长
奥林匹克与教育紧密相连
作为一名来自小学校园的教育工作者,我心目中的奥林匹克与教育紧密相连。电厂路小学近年来因为奥林匹克教育特色被更广泛地了解和熟悉,这背后是全校师生多年坚持不懈付出的成果。
奥林匹克教育是面向青少年,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向青少年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的“五育并举”中以来,通过几年观察,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积极向上、乐观顽强以及那份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当他们踏进初高中校园后,同样会带着来自母校的激励,作为教师,这令我内心深感欣慰,也更加坚定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的决心。
(原标题:听,他们心中的奥林匹克)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卓然
流程编辑:u027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标签:
奥林匹克是什么?在北京成功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之后,相信每个人心中都
恒生指数低迷状态下,港股大多表现较差,许多港股生物医药也跌至近几年
为什么IP属地显示香港澳门台湾前面要加上中国两字?其他地区是北京,上
根据《贵州省2023年高考后续工作时间安排公告》,贵州高考成绩发布时间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今年“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6月2日全面展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