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负一楼,一间明亮的玻璃房间内不时传来“嘶嘶”的机械打磨声,连贯又尖锐。这是博物馆内的化石修复区。在这里,修复师们将沉睡了数亿年的化石“唤醒”,利用加工技术恢复古生物最真实的形态,最后,这些修复好的化石展陈出来被众人看见。
修复师一动不动
通过显微镜掌握工作进度
罗永明是馆内的地质科研人员,接触化石修复已有20多年,具有丰富的修复经验。此刻,他端坐在放有一块海百合化石的修复台前,手握气动笔,睁大眼睛对准显微镜,清理着海百合的围岩。
这是一项极为精细的工作,修复师必须一动不动,通过显微镜掌握工作进度。而在旁人看来,眼前的画面是静止的,只能听到气动笔发出的聒噪声。20分钟后,罗永明告诉记者,他刚刚在修复海百合的冠部,记者凑上去一看,修复长度约3-4厘米。
显而易见,修复化石需要极大的专注和耐心。在修复室静坐,是修复师的工作常态。
“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左右,我们就会休息一下,闭目养神,缓解疲劳。”修复师李周强告诉记者,他们在修复化石时必须睁大眼睛,因为“一眨眼就可能把化石修坏了”。
不仅如此,化石修复还需要安静的环境。修复区内,一位女修复师戴着耳塞,在修复台前忙碌,当有人和她说话时,她才把耳塞摘下来。这是她隔离噪音的方式。
在修复师身后的,是罗列在置物台和置物架上的一块块化石,以贵州龙为主,还有海百合、三叶虫等小型化石。这些尚未修复的化石是从岩层上取下来的,大多呈石板状,有些可见生物轮廓,但骨骼或具体形态被岩灰填充。
第一块化石
修复了足足一个月
李周强是一位年轻的修复师,他告诉记者,新手修复,由于经验不足,容易对化石造成损伤,一般就从三叶虫开始练手。初期主要使用手动工具,感受修复深浅,熟悉力度。
对很多人来说,修复化石是一件极为枯燥的事,入门很难坚持。李周强两年前刚开始学化石修复时,几个小时都下不了“笔”,第一块化石(直径约25厘米)修复了足足一个月。由于修复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甚至“刚学了两天就不想修了”。
现在,李周强每天和化石打交道,他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乐趣。他有时会想:这是一个几亿年前的生命,演变成化石被重新发现,十分难得。他说自己以前学过画画,对待化石就像对待艺术品一样,所以修复化石必须格外认真细心。某种程度上,他用一种信念在塑造“工匠精神”。
主管化石修复的负责人刘传彦告诉记者,省地质博物馆开馆之前,馆藏化石的修复工作统一在兴义开展,总共有25个人从事修复工作。馆内的化石多是自2015年开始征集得来,现存化石标本3000件左右,主要来自关岭、兴义、盘县等地。其中最完整最珍贵的是梁氏关岭鱼龙和序厅展出的巨型海百合。
据刘传彦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贵州的化石修复工作在认识上和技术上都得到了较大提升。省地质博物馆的修复仪器和工具均是高端进口设备,对修复工作有较大的支撑作用。人们对化石的认识也逐渐从早期的观赏趣味进入到科普阶段。而化石修复,就是让化石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对认识古生物物种的存在和演变有很大的科研价值。(记者刘苏颉)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今年是王阳明诞生549周年。昨天上午,以阳明故里明理力行为主题的2021宁波(余姚)阳...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如今,楹联习俗已成为汕头濠江区的省级非...
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和灵魂,也是城市发展中可以不断焕新的动力。文化遗珍,全民共享大沥镇红色文化遗产...
文化梅州即将迎来一场大考。今年8月,全国共13个城市被列为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梅州市是广东省...
11月8日,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粤港澳三地文史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传承创新岭南文化,由国务院参...